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警惕!六种新型诈骗手段

2018年09月28日 21:27  (点击次数:

查看原文

  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可谓是花样百出、无奇不有。细数那些老套路诈骗,从最初的“猜猜我是谁”到“我是你领导”,从冒充淘宝客服人员到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不法分子分分钟给你编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提高警惕!  

但近期,

网络电信诈骗竟然又出新花样啦!

这些究竟怎么回事?

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

揭露这些新骗术吧!

1. 微信语音诈骗

   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有时需要向对方回复“是我是我”等能够表明身份信息的语音,这些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骗子通过盗取微信号,利用录制好的语音,在微信上骗取好友信任借钱。  

2. 冒充警务系统APP诈骗

  有骗子制作了一款“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APP,基本将国内所有的主流银行都囊括在内。一旦将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输入后,你的银行账户就完全被骗子掌握了。  

3. 赔款诈骗

   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员工,自称把快递弄丢要全额赔款,让你添加其微信后,先诱导你进行网络借款,后通过发送带有木马或病毒的链接、二维码等手段,套取用户个人信息诈骗钱财。

4. 盗版软件诈骗

   一些盗版开发商开发出的“流氓软件”安装在手机上,若开通了支付功能,绑定了银行卡,则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并面临财产损失的危险。  

5. 微信账户验证诈骗

   骗子通过假冒的“安全支付管理”账号发来微信,称根据“网络刑法”规定,用户微信账户需要二次实名验证,并附上一条重新认证的链接,一旦点击进入链接输入银行卡号、微信支付密码等信息,银行卡资金便会被盗刷。

对付这种“”科技。

↓↓↓

1. 网上测试类链接

   “测测你前世是谁”、“测测你的出轨概率”、“测测你的事业运”....测试时你将会输入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会被存入后台,对其梳理,有可能就能够拼凑出你完整个人信息。

2.手机短信中的链接

   收到短信内容包含链接,不确定短信发送者时,尽量不要点击。

3.社交平台上的链接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在社交平台上发送的网络链接,更不要随便在链接中输入银行卡信息或任何支付密码信息。  

4.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不要轻信、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一旦扫描了被植入木马或病毒的二维码,很有可能会给您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1. 火车票、机票、登机牌

  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等,很可能被人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  

2. 护照、钥匙、车牌

  含有私人信息的照片会透露你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围。  

3. 位置

  发布带有位置信息的图片,会暴露真实的个人信息,使不法分子作案的成功率上升。  

4. 住址

   明显暴露家庭住址的建筑物、风景等,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地图进行“踩点”。  

1. 注意保护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平台账号等私人信息。

2. 睡觉前关机或设置飞行模式。

3. 遇到微信好友借钱的情况,最好能够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4. 如向不能确认真实身份的好友转账时,可将到账时间设置为“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5. 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帮助辨别“克隆”好友。

6. 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在与陌生人聊天时透露个人信息和声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