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品牌 >> 正文

旗帜研究会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09月12日 19:13  (点击次数: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创建背景及意义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形成的历史背景下,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健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它主阵地的作用,如学生社团等,主阵地和主渠道相互依存、互为补充。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学生社团不再是单纯的“活动组织”,它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型组织”,架起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之间的桥梁,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提前对接;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这种延伸和补充是其它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理论学习型社团—— “红色社团”,因其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科学的实践性、相对严格的规范性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特别是近年来,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广大青年的热情参与下,高校学生“红色社团”的发展呈现出良好趋势,数量增多了,参加人数增加了,活动质量提高了,辐射范围扩大了。因而,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增强实践育人的观念,凝聚学生思想,培育校园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二、旗帜研究会的创立及发展

旗帜研究会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的红色社团,按照“以旗帜引导人,以理论武装人,以实践锻炼人” 的原则组建于1998年,是学生自发的以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理论学习研讨为主要内容的一般学生社团。以宣传学习教育党路线方针政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为主要内容,着力进行队伍建设和培养提升会员政治理论素质,创办《旗帜》刊物,开展以“旗帜文化周”为品牌的形式多样的红色活动。2011年,“旗帜研究会”进行全面改革,根据学生党员队伍变化的实际,决定旗帜研究会的骨干成员全部由党员组成,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成立了由正式学生党员骨干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旗帜研究会”的常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负责活动的开发和项目的设计等。目前,包含6个学生党支部,实现了“旗帜引领思想、旗帜凝聚力量”的角色定位,创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式,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开展,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一股洪流,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征程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2012年,适应新形势,将旗帜研究会的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各个班级成立党课学习小组,将党员教育基地拓展为全体学生的教育实践平台;继续深化“旗帜文化周”的载体作用,充分与主题团日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服务意识。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改革,“旗帜研究会”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形成核心层、骨干层、全员层,“三层次联动、层层推进、层层辐射”的良好运行模式,通过发挥这些核心、骨干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推进全体学生重理论、学理论、用理论。三层联动,把全体学生都纳入了理论学习体系,包含81个团支部,辐射2300余名学生,87%的学生在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旗帜研究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的模式探究

(一)发挥传统功能,严守理论阵地

1、深化党员教育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先锋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党员良好形象的塑造、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和谐校园的建设。近几年,高校中还存在“重发展前教育,轻发展后教育”,学生党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同时随着学生党员发展比例的缩减,造成学生党员分布不均,形成了一年级无党员,二年级、三年级仅有较少党员,四年级有党员但有近半年的时间不在校,使他们的学习机会和活动范围都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党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了解不够。“旗帜研究会”打破了党支部的限制,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学生党员提供了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社会实践锻炼,提升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的学习平台,在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作用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氛围,增加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温暖感,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创新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现有的党支部成员评价机制范围相对局限的情况,拓展群众评议的新渠道,利用社团的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思想状况。承担起部分考核学生党员的任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该学生党员在实践、生活中的表现。为做好学生党员的评议考核、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都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为党组织输送、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重发展前教育,轻发展后教育”的现状,建立了学生党员长期的、持续性的教育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对学生党员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对学生党员的年终考核、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都提供了有力依据。

旗帜研究会前往山西太行太岳烈士纪念馆悼念先烈

2、强化全员教育

“旗帜研究会”充分发挥各班级成立党课学习小组的作用,开展“每月一课”活动。集中制定学习内容,规范学习形式。每月以班级为依托,以党员为骨干,对党的理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现状进行研究和讨论,要求每位学生每月必须完成规定学时的理论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党员观看党史、政治、法律、科教等宣传和教育片;组织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会议精神以及国内外热点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加深对中国革命的了解和和对革命精神的信仰与继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将“每月一课”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利用辩论会、论坛讲座、视频观摩、写心得体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更好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于班级的集中活动中,融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易于大学生接受。

旗帜研究会举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

(二)拓展功能外延,提供实践平台

旗帜研究会通过长时间的历史沿革,经过多年实践,在与时俱进中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已形成“三层次联动、层层推进、层层辐射”的良好运行模式,通过发挥这些核心、骨干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推进全体学生重理论、学理论、用理论。同时,通过品牌活动“旗帜文化周”,更加体现出“红色社团”不仅有红色的理论,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寓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受到教育的同时,也锻炼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之一。社会政治实践是政治意识产生的源泉,政治体验是政治情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而缺少政治参与和深入社会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使高校学生“红色社团”的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因为“红色社团”不仅有红色的理论,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寓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受到教育的同时,也锻炼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以品牌活动“旗帜文化周”为载体,旗帜研究会所包含的6个学生党支部全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所学专业及自身所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同时,各个班级依托旗帜研究会成立的党课学习小组也积极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将理论根植于实践。会计学系学生党支部成立的“钱途”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广大师生“宣传财经政策,引导理性投资”,解答广大教师关于房产、股票等投资理财方面的疑惑和问题;工商管理系学生党支部在大学毕业季到来之时,为防止传销组织打着职业介绍、招聘兼职等幌子,不择手段地利诱欺骗高校学生,致使学生上当受骗、误入传销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传”递负能量,”销”毁幸福梦着重进行宣传,以让广大同学认清传销的真面目,增强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对传销的正确认识和自觉抵制传销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理念。同时“让爱传递 让心相连”爱心募捐活动、“彩虹联动 让爱传递”义演义卖、“立足校园,服务师生”等诸多活动的开展,对于在全体学生中引领思想、传递文明,在全院营造传递正能量、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中发挥重要作用。用“红色”的理论指导“绿色”的实践,积极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了解国情。使他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理论就在身边,服务社会随时随地,增强了青年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及实践锻炼的能力。

旗帜研究会积极参与迎新工作

四、品牌展望

在十八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旗帜研究会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跟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以自身品牌活动为依托,拓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渠道,开创了高校“红色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先河,将“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植入学生内心,在学生中产生重要影响,实现了“旗帜引领思想、旗帜凝聚力量”的作用。旗帜研究会在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重大,它是一个新型的“学习型组织”,它架起了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之间的桥梁,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提前对接,它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更是一个“实践型载体”,以自身品牌活动为依托,拓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渠道,将“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植入学生内心。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