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印,教授,园艺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生态与设施园艺研究工作。曾主持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河南省实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0余部。主持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项。主持发布地方农业技术标准12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与推广项目30余项。
1983年8月王广印分配到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后,一直从事蔬菜学教学和科研推广工作。他秉持百农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战胜各种挑战,创新性学习和工作,在蔬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王广印主持的“蔬菜作物连作障碍快速修复机理及创新技术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2023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王广印继主持的“黄淮地区设施主要果菜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202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之后,近三年再度获得的又一省级大奖,充分彰显我校园艺园林学院蔬菜学学科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坚强实力。
科研为农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他与土地打交道,其乐无穷。2012年,王广印被聘为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作为耕作栽培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他经常行走于新乡市和豫北蔬菜产区的田间地头,与土地、温室大棚打交道,与菜农结为朋友,常常下地是“泥腿子”(浇水后需要进地观察或调查),进棚是“桑拿哥”(温度高很快汗流浃背)。在团队试验示范基地、在县乡农技推广区域站、在省大宗蔬菜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在省科普和“三区”项目示范点、在豫北主要蔬菜产区、在新乡牧野大地,处处都留下了他和团队成员的脚踩着泥土的脚印,流下了在温棚里“洗桑拿”的汗水。他们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技术送到了田地头,把成果留在农民家。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土壤的“癌症”,主攻连作障碍问题,离不开研究温棚土壤。作为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耕作栽培专家,主要做的是应用研发工作。为此,这个创新团队不全唯分子、基因研究,多做接“地气”的调查与试验研究。近10年来,王广印所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题,都是来源于蔬菜生产第一线,滋润的大地孕育出了蔬菜栽培的系列科研成果。
群策群力 建立一支创新型科研与推广团队
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耕作栽培团队成员7人,团队“先立地,后顶天”。团队成员陈碧华,发表8篇与设施土壤有关的论文。团队成员李贞霞研究塑料膜污染和土壤改良,10余篇相关论文陆续在核心以上期刊上发表。他们团队不仅有写在大地的论文,而且也有应用理论的基础研究论文。团队成员陈碧华发表EI收录论文2篇,SCI收录论文2篇。团队成员孙涌栋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并获得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资助。团队成员郭卫丽加入团队以来,陆续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目前,这支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主持省(市、厅)级项目10余项,他们正在蔬菜设施土地的王国里,寻找蔬菜绿色、优质和高产的密码。他们立足于豫北大地,向蔬菜栽培生理与生态、设施园艺和蔬菜产业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蓄力合作 科研成果终圆梦
申报科技成果奖,是对科研工作的总结与肯定。王广印团队的体会是:科研合作,必须从课题立项、研究开始做起,明确分工,协作攻关,为完成科研任务和最后的成果奖申报奠定基础。第一步是必须产出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如论文、著作、专利、品种、技术标准、物化产品等);第二步是要善于总结好成果,写好外审专家审阅的申报书材料;第三步是要有必胜的信念,敢于申报,摒弃申报省级成果奖励很难、费人、费事、费力、费财、易打水漂的观念,树立为个人、学科和专业发展努力奋斗的观念。只要有必胜的信心,一定会功夫不负有心人。除此之外,科学研究和申报成果奖,还需要强调与校内外、省内外同行的合作共赢。目前,除个别自然奖外,单打独斗的做法很难获得省级大奖。王广印带领的蔬菜耕作栽培团队,获奖的2个省科技进步奖都是利用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平台,与省内外单位合作完成,充分体现校、院(所)、企的大联合优势。
对于科研,王广印深有体会的总结认为,做科研工作需要爱心与恒心。他说,“做科研有经费就做有经费的事,没经费那就创造条件,做不花钱或少花钱的事(比如生产调研、经验总结等等),设法创造一切条件,从小实验做起,积少成多,也会产出较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