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川,男,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人工智能学院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先后获校文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立足岗位,乐于服务师生
人工智能学院建院伊始,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孔德川作为办公室主任,主动承担了大量的党务、行政、教务工作,从军工保密资质申请到“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申报获批,从学院空间布局调整到各类党建群团活动开展,他积极筹划、主动作为,是领导的好助手、同事的好帮手、学生的贴心人。
在实验中心工作期间,他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义务维修、维护大型仪器设备,先后为学校节省各类维修经费10万余元;协助领导做好学校遗留剧毒化学品处置工作,深入院系、积极协调,摸清学校危险化学品现状,为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他还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验室日常管理效率,先后主持开发了实验室使用预约系统、实验室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极大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综合使用效率,确保了广大师生教学科研需求。
2021年7月20日大雨期间,他早上四点多,淌着半米多深的积水,冒雨从家中赶往实验室查看情况,及时清理被雨水杂物堵塞的楼顶平台下水口,清扫了进入楼层的积水,对部分重点部分进行了加固,充分保证了学院实验室、办公室的安全。在“7.20”特大暴雨灾害中人工智能学院所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财产无任何损失。在做好本职防汛工作的同时,他也积极投身学校防汛抗洪工作,主动加入学校“抗洪救灾党员突击队”,圆满完成各项紧急抢险救灾任务,树立了良好的党员教师形象。
潜心教学,用心教书育人
先后主讲《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深受同学们欢迎和好评。其中《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善于从学生学习的细节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他发现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实践上机操作能力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畏难情绪。他结合自己学习计算机的经历,积极鼓励大家勇于实践,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教学。与此同时,他牺牲自己业余休息时间,积极争取、协调计算机实验室,在课余时间为学习吃力的学生免费义务补课,辅导学生加强上机实践操作。近年来累计义务补课达6300余人时,通过的他的这些努力,使同学们的上机考试及格率提高到了98%以上。
孔德川积极担任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导师,创建成立人工智能创新学习中心,以师生“学中用、用中思、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为原则,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共同实践开展学习活动。他所指导的人工智能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已先后获批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立项资助,同学们用智慧和汗水,主动服务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朋友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通过智慧农业让农民掌握丰收金钥匙,真正践行了“将创新创业的个人理想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愿望。与此同时,孔德川更重视学科竞赛在学生“三创”能力教育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人工智能挑战赛”中他所指导的两个学生团队经过努力拼搏在全国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最终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1项;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优秀奖1项,河南省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5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
学以致用,致力学术创新
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智慧农业领域研究,致力于通过提高智慧设施农业生产环境的控制精度、增强作业效率和减少人工投入为目标,研发智慧设施农业所需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先后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