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课堂教学创新活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深入。
二、大赛目的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围绕“四新”建设,深入推动教学创新,着力培养一流人才,引领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课程思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智慧教学能力,改进教学评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实现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一流教学打造一流课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组织领导
大赛设立年度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组委会设在教务处,负责年度大赛的具体筹备和组织工作。
四、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类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等。
五、参赛教师要求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参赛对象应满足以下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为人师表,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2.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应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须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
3.每名教师或每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类别的比赛。
4.已获得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励的教师不再参加年度比赛。
六、赛程安排
(一)时间安排
比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安排在5-7月份举行。
(二)赛制流程
赛制流程和具体比赛内容可根据当年度河南省教师课堂创新大赛要求做适当调整。
比赛分为学院初赛和校级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1.学院初赛
(1)人员组织
各学院和直属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比赛,在初赛基础上推荐教师参加校级复赛。
(2)初赛内容
由各学院根据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要求内容和评审标准,自行组织实施。
2.校级复赛
(1)分类进行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虚拟仿真等类别进行分组。每位教师或团队只能参加其中一个组的复赛。
(2)复赛申报
在初赛基础上,实行限额申报,各学院及直属教研室要按限额择优推荐。
(3)评审方式
复赛阶段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进行,评审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3.校级决赛
(1)分类进行
根据复赛参赛人数和评审结果,分类别确定进入决赛名额。按参赛类别相近原则分成若干决赛组。
(2)决赛方式
决赛阶段采取现场评审方式进行,评审内容分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和提问交流两个环节。参赛教师(团队)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提问交流。
七、表彰奖励
(一)奖项设立
设置个人(团队)奖和优秀组织奖,个人(团队)奖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学校将对校级决赛获奖个人(团队)和单位发文表彰。获奖比例根据当年参加人数进行确定。
(二)获奖待遇
1.对于获奖教师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课堂教学创新比赛获奖按照厅级荣誉认定。
2.校级特等奖获奖教师可单列指标申报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一等奖获奖教师申报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
3.各参赛单位在评优评先中,对获奖选手优先推荐。
4.根据年度省教育厅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分配指标,推荐获奖老师按照类别参加省赛,获得推荐的教师须按照省赛要求准备参赛材料,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赛集训,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八、保障措施
(一)各学院应加强大赛的组织和人选遴选推荐工作,严格把关比赛环节,确保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并根据比赛的要求和标准,按时提交参赛材料,推荐优秀教师参加校级比赛。
(二)教务处作为大赛主办单位,负责大赛的统筹工作,制定比赛相关规定和流程,并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教务处应统筹安排教学资源,为大赛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比赛场所。
(三)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大赛评委应具备专业教育背景和一定的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经验,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和标准进行公正公平评审。教务处应及时公布评审结果,并制定奖励与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创新大赛中,切实带动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