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做强一流本科课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实施“百泉金课”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依据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整合优质师资资源,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金课”,形成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创造力,特遴选和建设一批“百泉金课”。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扶优扶特。根据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批高水平金课,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支持已有建设基础、取得明显教学成效、学生培养效果优异的优质课程。重视特色课程建设,实现一流本科课程多样化。
(二)提升高阶性。课程优先选用高水平教材,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课程内容拥有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注重过程性考核,重在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考试考核强化过程性评价。
(三)强化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评价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四)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和评价,有序推进“教考分离”,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的获得感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五)优课优酬。鼓励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资源,在全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提供专项建设经费,用于资助课程录制、建设和推广。经过定期考核认定为“合格”及以上的,在取得认定后的下学期(或学年)获得课时奖励系数。
三、遴选方式
(一)学院推荐。各教学单位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结合所属各专业发展实际,从中遴选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课程,向学校进行推荐。
(二)学校认定。学校定期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遴选一定数量的课程认定为“百泉金课”。
四、建设与考核
(一)建设标准
“百泉金课”须参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五类金课”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二)考核要求
1.“百泉金课”主要考核指标包括:教材选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试题资源、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成果等方面。
2.整门课程全部录制为线上教学资源,且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质量。
3.由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团队,根据考核指标等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定结果。
4.“百泉金课”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周期内,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对课程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定期评估“百泉金课”的建设质量。课程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定期分享建设经验,确保课程切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带动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百泉金课”建设工作,成立评选和建设专项工作小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百泉金课”的院级遴选和推荐工作。
(二)健全配套制度。学校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统筹做好“百泉金课”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和专项经费支持。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学校振兴本科教育的有关实施方案和“百泉金课”建设规划,制定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三)实施动态调整。学校通过课程服务平台,对认定的“百泉金课”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资源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各门入选课程须按照建设规划和周期接受学校考核,其建设和改革成果以适当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撤销其待遇和资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