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记我校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王颖

2018年11月07日 11:14  (点击次数:

王颖,女,中共党员,博士,内聘副教授。201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2014年7月进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学及系统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以来,参与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等3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

2018年8月,主持的项目“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叉虫责总科系统发育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从抵触到喜欢

和大多数女生一样,十年前,当王颖刚进入到大学校园时,对本专业一无所知,见到虫子恨不得蹦到椅子上去,更别说去捉只虫子研究一下了。“刚开始上专业课,看到瓶瓶罐罐里装的虫子,真想直接把他们扔掉。”王颖谈到自己刚接触专业课时忍不住吐槽,“所以刚开学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抵触上专业课。”

但专业是自己选的,硬着头皮也要继续下去。王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壮着胆子去捏只昆虫左看右看、仔细研究。随着接触的增多,王颖发现自己以前对昆虫的认识太有“偏见”了。大家谈之厌恶的蟑螂、屎壳郎、蜈蚣,谈之喜悦的蜜蜂、蝴蝶、萤火虫,叫不上名的星天牛、皮囊、叩头虫等等,原来小小的昆虫世界里也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大有奥秘的。慢慢的,王颖对昆虫不再抵触了,反而渐渐地喜欢上了美丽多彩的昆虫世界,以至于走在路上看到一个虫子,就想捉起来带走研究研究。

从“无知”到“深入”

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等等,昆虫虽小,但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昆虫分类是认识昆虫的基础。在刚开始学习时王颖觉得自己有点懵,原来自己对昆虫的认知是“一无所有”。“朝生暮死”的蜉蝣、凶猛的螳螂、无所不在的蟑螂、令人讨厌的体虱……记忆形态特征和昆虫名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王颖说,“有一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昆虫的名字和分类,吃饭也想,睡觉也想。要研究它就必须先从认识它开始”。

考研,王颖毅然选择了昆虫分类与系统进化方向。硕博连读期间的课题是棉田半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因此,从研一开始,除了专业课学习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标本馆,对着棉田半翅目昆虫的标本一点一点地观察其形态特征并进行描述。通过不断的比较、记忆和学习,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独立的去全国各个棉区采集棉田半翅目昆虫,并能较好地完成相关昆虫的分类鉴定工作。

从初学到博士毕业,王颖对昆虫的研究也从“无知”到逐步“深入”。通过不断地学习,王颖认识到自己研究中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才能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研究。因此,博士期间又不断地接触并学习相关的分子研究技术,并应用于系统发育研究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只有在学习中培养兴趣,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通过几年的学习,王颖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也为棉田半翅目昆虫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兴趣到完善

喜欢科研,更喜欢在昆虫世界中探索。用王颖的话来说:“做任何工作,一定要有兴趣,喜欢这个工作,才能做好;如果没有兴趣,只是应付的话,肯定是做不好的。

参加工作后,王颖加入到李卫海教授科技创新团队中。结合团队的优势,王颖的研究对象从棉田半翅目昆虫转换到襀翅目昆虫。今年青年基金就是依据这个新的课题而撰写的,也是在不断的失败、修改完善和坚持中才获批的。

作为一名教师,王颖坚持科研反哺课堂。她在努力备好每一堂课的同时,坚持在课堂上结合科研情况丰富学生的视野,通过实验课以及学生毕业实习,也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从2014年到2018年,王颖主持的项目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今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课题,新的征程。潜下心来做学问,力争结出更多硕果。王颖坚信:坚持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Baidu
map